家長帶小朋友來試堂,希望改善中文,一個半小時後,媽媽與中心社工傾談了一小時,內容大概是如何改善兒子的中文水平。過程中母親很緊張不斷訴說兒子如何不濟,父母如何在過去幾年協助他,希望他進步,可惜兒子都是聽不入耳,不肯配合等。作為一位母親及一位社工,過程中感覺不大好,也感到有點不對勁,於是禁不住把媽媽拉到另一間房間,進行「閉門會議」。告訴媽媽我的一些觀察:
停止在兒子面前不斷數落他的缺點,這會讓兒子真的相信自己很不濟,為自己定了一個我真的很不濟的形象。
兒子究竟是真的沒把媽媽的意見聽進去? 還是他真的有困難障礙而做不到呢? 作為父母我們要深究一下。如果一開始父母就認定了子女是因為不聽話而不跟隨父母做法,對子女也不是很公平的,而最終問題不會得到解決。
子女覺得父母囉唆,我們可以反問自己,可以讓子女對我們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嗎? 子女漸長,是時候父母也要想想一直沿用的育兒方法是否仍有效,會否開始嘗試把子女當自己的朋友一樣看待。
傾談完畢,媽媽幫兒子報了中心兩個中文寫作及中文專科班,媽媽覺得兒子更需要補習的是改善學習態度。隨著中文班的展開,我們社工也開始會關注這方面。
我們是一所有社工的補習社,我們與家長及孩子緊密溝通,期望透過我們的工作,能成為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橋樑,把父母在管教子女學習時未能看清的盲點反映,協助父母更有效管理子女的學習。也希望透過與孩子的接觸,鼓勵他們努力學習。
Comments